close

Anita 目前就讀羅斯福路大學經濟學系,旅遊和攝影是她的兩個喜好,她平常都會隨身攜帶單眼相機,把喜歡的畫面按下快門保存起來,用不同的鏡頭角度來重新詮釋這個世界。已經去過美國紐約 (New York, USA) 和英國愛丁堡 (Edinburgh, UK) 的她,未來最想要去歐洲旅行,尤其是去德國親眼看一場足球比賽,為喜歡的球員加油。

Anita

今天 Anita 要帶給我們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大蘋果,紐約市。

某年暑假 Anita 和朋友兩人一起到紐約自助旅行,為了省錢, Anita 從甘迺迪國際機場 (JFK International Airport) 一路坐地鐵到市中心的民宿,換了無數次的線,總共坐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民宿的老闆非常的熱心, Anita 才到紐約的第一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當起導遊,帶著 Anita 「走」遍紐約,從下午一路走到凌晨三點才回家, Anita 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幾乎把紐約知名的景點都看完了,體力也徹底透支。

照片是由 Anita 所拍攝,黃昏的紐約。

new york

接下來的幾天, Anita 和朋友兩人都以輕鬆愜意的方式逛紐約,沒有特定的行程,想到哪裡就去哪裡,非常的隨性和自由,也因此他們發現了幾個觀光客不會知道的私房景點,過了兩個月的紐約客生活。

快樂的時間總是特別短暫,轉眼間就來到了兩人在紐約的最後一天, Anita 的朋友因為有事先回台灣,剩下 Anita 留在紐約,依依不捨的她決定效法第一天民宿老闆的熱血精神,用雙腳再次踏遍紐約,畫下這趟旅程的句點。

來到橋墩旁邊,走累了的 Anita 坐下來休息,也順便欣賞紐約的夜景。此時有個人向她走來,就坐在她的旁邊,試圖跟她說話。那人一看就是遊民,所以 Anita 也只是冷冷的,不怎麼回應他,直到這位遊民開始說起自己的故事。

new york

遊民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收入也很穩定,自從被裁員了之後,遊民不只工作不保,他也失去了家庭。這種灑狗血的劇情只會在電影院上演,Anita 聽了也只是笑笑而已並不以為意。

遊民繼續往下說,聲音也越來越微弱。房子被拍賣之後,老婆改嫁,小孩也決定跟著老婆,他把僅剩的一點存款拿去付媽媽的醫藥費。遊民突然覺得生活變得很簡單,只要照顧好媽媽的生活起居,按時為媽媽吃藥,一天也就這麼過去了,只是簡單的生活要付出的代價好大好大,媽媽過世的那天,他什麼都沒有了,悵然若失的他只好徘徊在紐約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角落,直到現在。講到這裡,遊民已經泣不成聲,他告訴 Anita 今天是他媽媽的忌日,他只想要一個擁抱。

Anita 猶豫了很久,她平時就不喜歡和人有任何的肢體接觸,更別提是一個中年的陌生大叔,但是大叔在一旁默默的啜泣讓 Anita 感到很捨不得,只好給他一個安慰的擁抱,希望能給他片刻的溫暖,緩和失去至親的悲傷。 Anita 看著眼前的哈德遜河 (Hudson River) 和紐約的天際線,不禁想著,這麼繁華璀璨的都市,竟然隱藏著如此令人心碎的故事。

之後 Anita 帶著紐約兩個月滿滿的回憶,和箇中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一起回台灣,這些酸甜苦辣的小故事賦予了紐約溫度和生命,而紐約在 Anita 的心中也因此變得特別。

 

本文同步刊載於旅知部落格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ripnotice 的頭像
    tripnotice

    旅知網痞客邦分站

    tripno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